监管动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9月24日(星期二)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潘功胜行长的问答文字实录: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谢谢寿小丽局长。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金融业改革发展以及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在2月、5月、7月先后三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
在货币政策的总量上,综合运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货币政策的结构上,着力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的金融支持。降低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和按揭贷款利率、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并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市场化的方式加快推进存量商品房去库存。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上,推动改革金融业季度增加值核算方式,由之前主要基于存贷款增速的推算法改成了收入法核算,整治规范手工补息和资金空转,盘活存量低效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在汇率上,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之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的成效不断显现,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1%,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8.5%,高于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的低位。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支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银行将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借助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宣布下述几项政策:
第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并带动市场基准利率下行。第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的最低首付比例。第三,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
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在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降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调降至1.5%,同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
二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将5月份人民银行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央银行资金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将年底前到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和“金融16条”这两项政策文件延期到2026年底。原来这两份文件是今年底到期,我们和金融监管总局一起,把这两份文件延长到2026年底。
三是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第一项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第二项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刚才介绍的上述政策举措,我们将于近期在人民银行网站上逐项发布政策文件或者发布公告。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接下来还会和李云泽局长、吴清主席一道,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知道,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经实施了三次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刚才潘行长提到,下一步将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这些总量政策将对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大家都很关注。能否请您再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呢?谢谢。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关于货币政策的总量,也是整个社会和市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我们运用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银行在设计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支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二个因素是在设计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要推动价格的温和回升;第三个因素是要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银行业自身的健康性,要在这中间有个比较好的平衡;第四个因素是汇率,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另外还有一点,我们注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配合,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
我在开场白中提到了几项具体的宏观政策、货币总量政策的调整,现在再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关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今年2月份,人民银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次存款准备金率拟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可以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其中,大型银行目前是8.5%,这次改了以后将从8.5%降到8%;中型银行现在是6.5%,这次改完以后从6.5%降到6%;农村金融机构在几年前已经执行5%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次不在调整的范畴。降准政策实施后,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大概是6.6%,这个水平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相比,还有一定的空间。在存款准备金率的工具上,到年底之前还有三个月时间,我们也会根据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再下调0.25-0.5个百分点。
第二,关于降低政策利率。目前,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央行的主要政策利率。7月份,我们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8%下调到了1.7%。这次下降20个点,从1.7%下调到1.5%,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下,政策利率的调整将会带动各类市场基准利率的调整。预计本次政策利率调整之后,将会带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大概在0.3个百分点,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利率等也将随之下行0.2到0.25个百分点。
这次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总体保持中性。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将减少银行的利息收入,但也会减少客户的提前还款。央行降准相当于为银行直接提供低成本的、长期的资金运营,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中短期资金的主要方式,利率的下降也将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此外,刚才也讲到,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存款利率将会对称下行。前几次的存款利率,我们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形成的重新定价效果将会累计显现。
在政策调整的方案设计中,人民银行的技术团队经过多轮认真地量化分析评估,这次利率调整对银行收益的影响是中性的,银行的净息差将保持基本稳定。谢谢!
路透社记者:
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吸引购房者,并减少房主的贷款负担,但中国的房价仍在持续下跌,部分城市房价总价出现两位数跌幅。请问,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是否认为已经到了货币政策出台的节点?谢谢。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主要是基于自身的职责,从金融的角度支持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化解和健康发展。最近几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多次调降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取消利率政策下限,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等系列政策。为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这次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五项房地产金融的新政策。
第一项政策就是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去年8月份,人民银行推动商业银行有序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效果是比较好的。今年5月17日,全国房贷利率的政策下限放开之后,原来对按揭贷款是在LPR基础上加减点,全国是有一个政策下限的,在5月17日那一次房贷新政中,我们把这个下限给取消了,新发放贷款利率在市场报价利率基础上减点幅度扩大,利率水平大幅下降,再一次拉大了新老房贷的利差,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大城市。对此,人民银行拟指导银行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我们预计平均下降幅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之所以说是平均,因为贷款在不同时期放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银行,发放的存量房贷利率水平不一样,我们预测下降的幅度是一个预期的平均数。
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借款人房贷利息支出,我们预计这一项政策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大概1500亿元左右,这有助于促进扩大消费和投资,也有利于减少提前还贷行为,同时还可以压缩违规置换存量房贷的空间,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我们近期会正式发布这个文件。因为涉及的借款人很多,银行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下一步,我们也在考虑将指导商业银行完善按揭贷款的定价机制,由银行、客户双方基于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项政策是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为更好支持城乡居民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国层面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将不再区分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15%。5月17日以后,首套房的已经是15%了,当时二套房是25%,这次把首套房、二套房统一为15%。这里我想说明两点,各个地方可以因城施策,自主确定是否采取差别化的安排,并确定辖区内的最低首付比例下限。因为全国这么大的地方,不同城市之间、地区之间房地产市场情况差别很大,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差别化的安排,在全国底线基础上确定辖区内最低首付比例下限。另外一点,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和意愿,与客户协商确定具体的首付比例水平。因为15%只是一个最低的首付比例,商业银行要基于对客户风险的评估,可能会比这个水平要高,也有客户说我有钱,可以付30%首付比例,这是商业银行和个人之间的一种市场化磋商。
第三项政策是延长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文件的期限。前期,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金融16条”、经营性物业贷款这两项政策,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房企存量融资展期、经营性物业贷款等阶段性政策,原来按照文件是2024年12月31日到期,我们这次和金融监管总局作出决定,把这两个政策从2024年12月31日延长到2026年12月31日。
第四项政策是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5月17日,人民银行宣布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这是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我们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中人民银行出资的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比如原来商业银行放100亿元,人民银行提供60亿元,现在商业银行放100亿元,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100亿元,加快推动商品房的去库存进程。
第五项政策是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在将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基础上,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盘活存量用地,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支持。这项政策我们和金融监管总局还在一起研究。
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请问,美联储本月降息50个基点,是否对中国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提供了空间?人民银行如何判断美联储降息对中国外汇市场的影响?谢谢。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谢谢您的提问。近期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大家也看到,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明显缓解,而且转向了升值。9月18日,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这也是过去几年美联储始终处于加息周期中的首次降息。同时,国际上其他一些中央银行,像欧央行6月以来已经两次降息共50个基点,英格兰银行8月降息25个基点,加拿大、瑞典等央行也转向了降息。除了日本央行之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进入了降息周期,美元升值的动能减弱。美元指数整体回落,8月以来美元指数下跌了3%,目前在101左右徘徊。随着国内外货币政策周期差的收敛,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外部压力明显减轻,9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概在7.05元左右,8月以来升值了2.4%。
汇率是货币之间的一种比价关系,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元的,比如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地缘政治、突发风险事件等,这些都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从外部的情况看,受各国经济走势分化、美国大选等地缘政治变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影响,外部环境和美元走势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从中国国内的形势看,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还是有比较稳定的坚实基础。
一是从宏观层面来说,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这次人民银行出台比较强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居民消费和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稳。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是1.1%,应该说处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三是人民银行、外汇局非常重视外汇市场建设。市场的参与者更加成熟,交易行为也更加理性,市场的韧性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进出口企业套期保值比例已经达到27%,货物贸易中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比例占30%,这两个数是不重复的,如果加在一起,相当于有50%的企业在外贸出口上,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正如人民银行多次向市场所阐明的,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背景下,参与者也要理性看待汇率波动,增强风险中性理念,不要“赌汇率方向”“赌单边走势”,企业要聚焦主业,金融机构要坚持服务好实体经济。
人民银行在汇率政策上的立场是清晰的,也是透明的。有这么几个要点:第一,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第二,要强化预期引导,防止外汇市场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谢谢!
CNBC记者:
分析师认为中国国债利率下行,其中一个原因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请问,央行作何反应?会采取哪些相应措施?谢谢。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这个话题的讨论目前相对平静了一点,前期炒作得还是挺多的,人民银行也以适当的方式和市场做了多次沟通。前期中国国债利率下行,有人民银行通过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因素,也有前期政府债券发行供给偏慢的因素,还有一些是中小市场金融机构风险意识淡薄、推波助澜、羊群效应的因素等。目前,中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在2.1%附近徘徊,国债收益率水平是市场化形成的结果,人民银行尊重市场的作用。毫无疑问,它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
但我们也要看到,利率风险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硅谷银行这个案例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家也很清楚,这样一个风险事件启示我们,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观察、评估市场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弱化和阻碍风险累积,这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
目前,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重要的价格信号,还存在远端定价不充分、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央行对长期国债收益率作风险提示,与市场加强沟通,是为了遏制羊群效应而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单边下行可能潜藏的系统性风险。
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的交易秩序也是中央银行的职责。近期,人民银行发现债券市场存在一些操纵价格、出借账户、开展利益输送等情况。我们将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并适时向社会公布。前期,交易商协会已经向社会通报,有几个案例正在调查过程中,一旦完成调查,我们会向全社会公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也逐步提升,央行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这个问题,我在6月19日陆家嘴论坛上已经向社会说了我们的工作打算。目前,人民银行已将国债买卖纳入到货币政策工具箱,并开始了尝试操作。我们的操作很透明,人民银行网站都是公开的。我们也在会同财政部,共同研究优化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人民银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的整个过程将会是渐进式的。
谢谢!
金融时报记者:
创设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专项再贷款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和主要股东增持股票的主要考虑是什么?央行将如何开展操作?谢谢。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谢谢您的提问。为了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在借鉴国际经验以及人民银行自身过往实践的基础上,人民银行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协商,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这也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
第一项工具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这项工作支持的是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这些机构会由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确定,可以使用他们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国债、央行票据与市场机构手上持有的其他资产相比,在信用等级和流动性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机构手上有资产,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流动性比较差,通过与央行置换可以获得比较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将会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我们计划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我和吴清主席讲,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我们的态度是开放的。通过这项工具所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第二项工具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个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实际上,股东和上市公司回购或者增持公司的股票,在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交易行为。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也就是可以加0.5个百分点,2.25%这个利率水平现在也是非常低的。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我和吴清主席也讲过,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都是可以的。但我们后面要看市场的情况,要做一些评估。这个工具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我们不区分所有制。人民银行将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密切合作,同时也需要市场机构的合作,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谢谢大家!